隨著涂料產業發展的逐步深入,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需求也越來越渴求,而當前憑借企業自身的技術力量已不能適應當今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因此尋求和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和技術的能力成為了必要。而從當前來看,許多國內涂料企業大都選擇了高等科研院校這股外部力量,于是產學研式的開放創新逐漸在涂料行業中流行開來。
產學研式的開放創新是我國涂料工業近幾年科技創新方面的一大成功實踐。近年來,我國涂料工業大力推進產學研,著力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在自主知識產權、新產品開發、資源開發利用、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科研創新等方面加強合作,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推動產業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近年來,也涌現出了一大批推行開放式創新模式的代表性企業;此外,外資涂料企業也不斷尋求同國內高等科研院校加強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9月1日,某集團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同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內容是建立“納米功能材料聯合實驗室”及新產品研發。據了解,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長,開展納米科學與技術在涂料行業的試驗和應用,推動和促進涂料行業特別是水性涂料在節能環保上的發展和應用,特別是將有助于豐富水性涂料產品系列,促使水性涂料向高、精、尖技術邁進。
產學研式的開放創新不僅備受國內企業青睞,還受到了外資企業的日益關注。像拜耳、立邦、阿克蘇諾貝爾、威士伯等都在加強同國內高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對這股外部力量也非常重視,還進行了長期戰略性合作,為他們帶來巨大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