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木家具行業受諸多因素影響,整個行業行情并不樂觀,在眾多壓力之下,很多家具企業的業績直線下滑,為求生存,家具企業轉型不僅要勤修內功,加強產品創新和設計能力,當然,借力也是十分重要。相互整合產品、市場、設計等資源,實現抱團升級。
內外交困 生產成本上升
目前的家具行業處境可以用內外交困來形容。近幾年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加碼,無疑給房地產下游的家具行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市場需求難以釋放。勞動力成本也在水漲船高,今年廣東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后,東莞最低工資標準為1310元,比調整之前提高了19.1%,加上按照勞動合同法,還需要為員工購買“五險一金”,人工成本上升較快,直接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
而在外圍,隨著人民幣升值,家具企業的出口利潤被“吃”掉不少。今年,人民幣升值比較兇猛,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約1.6%。與此同時,家具企業出口還要遭到歐美等國貿易壁壘法案的輪番轟炸,繼今年3月歐盟對進口木材和木制品開始實施森林認證(FSC)之后,美國環保局近日提出兩項擬議法規,以確保其國內生產和進口的復合木制品符合國會確定的甲醛釋放標準,將直接導致家具企業生產成本和檢測成本疊加上升。近日,臺升國際集團公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的銷售凈額同比減少了350萬美元,主要原因是被OEM業務持續衰退所拖累。這也成為家具出口業務受困的一個縮影。
方某表示,目前由于家具行業出口形勢不明朗,歐美貿易壁壘法案輪流出臺,家具紛紛開拓內銷業務,國內競爭已趨白熱化。而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又迫使家具企業不得不抬高國外售價,加上受新興市場家具企業的沖擊,國內家具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已經沒什么優勢。